先說結論:老實說,會!
不過別覺得對婚姻失望,或想放棄結婚的念頭,拋開那些老一輩給你的舊觀念,儒家思想成天洗腦你一定要幾歲內結婚的想法,你應該問問自己:你真的現在想結還是只是因為年紀到了?
這篇文章我主要想分享(抱怨)我對結婚這件事的感想,純屬個人心得
結婚前的想法
結婚前我就是一個絕對不會想結婚的人,也無法理解為什麼人一定要找罪受結該死的婚?
這社會不斷用三從四德綁架女生是常態,結了婚要求做這做那,下了班也要顧小孩,過年過節要先回男方家,我何必找個人來伺候找罪受呢?先說,我不是主張女權主義人士,但這就是現實。
即便現在整體思想比較進步,你還是不能確保對方家長是不是活在清朝時期的人
題外話,不婚的想法僅限於單身時期,曾經也有讓我愛到卡慘死的對象出現後,瞬間戀愛腦一心想結婚,好險當時他讓我解脫,現在回想起來都覺得當時的自己讓我後勁很強。
決定結婚
一切都是像宇宙給你安排好的一樣,我一向是跟著感覺走,當我下定決心回台後,我和老方思考了很久,終於做出結婚的決定,因為基於政治因素及未來考慮,有極大可能回台後,我就和他的關係會不了了之,主要因為兩岸關係目前不好,老方如果想過來找我,就要過五關斬六將了。
所以,就結婚啦!沒有被求婚是有點遺憾啦!
某些時刻會後悔
小時後常常幻想著婚姻多美滿幸福,但兩個人本就來自不同生長環境,加上又是對岸的老公,很常會有一些文化衝突(真的是很常),意見不合的時候真的會想把他掐死,甚至覺得為什麼當初要做結婚的決定?或是找一個台灣的男生算了?
甚至有時候下班累得要死,也會有只想自己一個人靜靜待著的時候,可惜回到家還要和另一個人共處一室,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,確實偶爾會有種崩潰感。
如果是很需要個人空間或對結婚後生活有顧慮的話,一定需要慎重思考一下或彼此討論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,自己乾想是不會有結果的,你內心的惡魔只會恐嚇你。
結與不結的差別
其實在雙方相處的模式沒什麼不同,改變的是內心更有責任感的想法,還有添加了雙方家庭的因素,有些時候還需要考慮到對方家人,這會導致多多少少覺得不像一個人或未結婚前一樣自由。
通常人都會給自己很多未來假設,找很多藉口不敢踏出舒適圈,大概心聲諸如此類:
- 結婚:以後對方會不會出軌、還要生小孩好麻煩、結婚後感覺就要跟對方家人同居
- 不結婚:那我以後是不是孤獨終老、家人親戚會一直催婚好煩、周圍朋友都結婚了我是不是很奇怪

但我習慣往最壞的結果想,如果你能接受,那其實好像也無傷大雅,假設你害怕沒結婚最終會一個人,那最壞的情況就是你到 80 歲連存款都沒有,身體又差不能自己走動,也沒有朋友和家人。But,其實結婚後也可會發生這些情況,你丈夫出軌然後離婚,小孩也不孝順不照顧你,還整天在家啃老。
比較之下最壞的結果好像都蠻慘的?人生和數學不同,你永遠不能保證哪個才是最佳解。
所以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還不夠愛對方?
其實,選擇之前你都是在自尋煩惱。
人生就是來選擇
不管是在人生哪個階段,你現在回想起來一定都有後悔的決定吧?
但你能確定要是當初做的是另一個決定就會更好嗎?你想體驗的是哪種人生其實也沒人逼你,所以別找藉口。每一種抉擇都是體驗,如果沒有內觀找到自己的問題,那給你含金湯匙出生、嫁個對你超好超有錢老公,你永遠會覺得不滿而抱怨。
我的建議是:跟從你的心。
大多數人都為了外在物質的東西,過度理性思考去推斷結論,忘記偶爾要去審視自己內心的感覺,其實這個人值不值得嫁,你內心已經有答案。